天津2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2021-11-04

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张璐

天津北方网讯: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天在北京召开,我市2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荣获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7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

获奖项目数量大幅提升。我市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今年,我市获奖项目首次突破20项,创历史新高。

获奖项目质量高。此次获奖项目聚焦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境等我市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突破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我市单位牵头主持项目有7项获奖,比2019年主持项目数翻了一番,集中展示了我市战略科技力量打造的显著成效。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通过统筹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和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我市创新型企业能级提升效果明显。此次获奖的22个项目中,企业参与项目12项,比2019年增长71.4%。

造血干细胞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让最新诊疗研究成果尽快惠及患者

在昨天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程涛教授团队完成的《造血干细胞调控机制与再生策略》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程涛教授团队围绕造血干细胞(HSC)取得原创性成果对于推动HSC再生研究以及整个再生医学领域的发展有着引领典范作用,为HSC再生及其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HSC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终生贡献机体所需的各类血细胞,已经被证实是具有确切临床治疗价值的最经典的一类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和基因操作是进一步拓展诸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临床应用等基因治疗的先决条件。

2010年前,我国在HSC的医学基础研究方面十分薄弱,研究团队寥寥无几。在科技部973计划、基金委重大项目等支持下,程涛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从造血干细胞的发生扩增、恶性转变、损伤(疾病)反应等多方面,系统开展了HSC发育规律、调控机制及再生策略的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工作。项目揭示了造血干细胞的精确起源及体内发生和扩增机制;发现了造血干细胞恶变的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阐明了造血干细胞在病态环境下的受抑规律并提出再生新策略。项目许多成果在著名国际刊物发表,获得授权专利7项。

“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自身的研究优势,让最新的诊疗研究成果尽快惠及患者。”程涛表示,“我们将依托滨海新区细胞谷建设协同创新,从质控研究、政策创新、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推进细胞治疗临床转化,加速建立完整可控的产业链和‘一站式’示范基地,在全国推广干细胞转化研究的‘天津模式’,推动干细胞药物产品尽快上市。”

“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回春

手术时,医生不是使用手术器械,而是在操控台上操作控制杆。微创手术机器人把医生动作通过遥控精确传递到机械臂,机械手在病人体内实施动作,从而完成外科手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妙手”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已完成临床手术近300例。

在昨天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天津大学王树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与器械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比起人手操作以及传统腔镜微创手术方式,手术机器人突破了人手的极限。机械手臂代替人手实施操作可以360度自由旋转、摆动,各个方位旋转扭动毫无压力,医生的抖动全部都能被滤除,缝合打结还很灵巧,让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准确。同时,探视镜头突破人眼极限,手术机器人配备的“立体图像显示窗口”,可以将手术视野放大数倍。医生通过这个小窗,看到的是三维立体高清图像,视野更加清晰,手术质量明显提升。

王树新教授告诉记者:“像腹腔这种微创手术,看到的屏幕大概是平面的,而且放大倍数并不大,但是如果用手术机器人这一套系统,能放大到10倍以上,可以进到腹腔内,在屏幕上看到更大更立体直观的影像。”

王树新教授团队突破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灵活可达、小型可入、清晰可见、精准可控等关键技术,发明了具有末端自转功能的柔性腕部微创手术器械、层叠可折展机械臂、可调视角内窥镜以及微创手术机器人主从一体结构等关键部件,引领了新型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王树新教授团队研制成功的“妙手”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已授权发明专利70余件,其中美国专利4件、欧盟专利1件。目前,“妙手”已经完成临床手术近300例,完成机器人远程手术50余例,是国内首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

高铁用高强高导接触网导线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在京沪、京津、京张、成渝等高铁线路上,复兴号以时速350公里飞驰着,高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供电系统是高铁的“心脏”,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立天团队研发的“高速铁路用高强高导接触网导线关键技术及应用”,为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昨天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们在高铁站等车时,经常会看到铁路沿线上空架设的输电线路,这些输电线路就是高速铁路接触网,高铁列车运行所仰赖的电流就是通过机车上端的接触网来输送。接触网一旦停电,或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不良,就会对列车的供电产生影响。

制约高速列车速度提升的三大核心技术瓶颈之一就是弓网的受流能力。为了保证高速下列车的稳定受流,接触网必须具有大张力和大载流能力,因而要求接触线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电导率。由于强度与电导率负相关,高铁接触线研发难度极大,在王立天团队项目实施前,我国高铁接触线全部依赖进口。

“当时国际最先进的铜镁导线在350公里时速已达安全极限,进一步提速必须研发下一代更高强高导的铜铬锆接触网导线。”王立天的高铁梦想一开始就感到“卡脖子”的难受。当时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的零缺陷超长铜铬锆导线制备成为公认的世界难题,被誉为高铁牵引供电技术“皇冠上的明珠”。国外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但均未实现工程应用,而且技术严密封锁。

为实现我国高铁技术的换道超越,王立天下定决心:“必须进行自主创新,把铜铬锆接触网导线国产化,做出中国自己的高强高导导线。”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12月,京沪高铁先导段进行了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最高运行时速达到486.1公里的世界最高营运试验速度,其中,高强高导的铜铬锆导线功不可没。

“项目研制出的高强高导接触线技术性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高速铁路大张力接触网技术跃居世界前列。”王立天非常欣慰,“它标志着我国高铁接触网技术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跨越,不但支撑了我国高铁建设,也为时速400公里及更高时速高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

目前,该项目产品已经在武广、京沪等30多条线路挂网,可靠运行10年以上,覆盖运营里程超过1.3万公里。(津云新闻编辑张瑜)

 

 

 

 

       {本网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我们尊重原创作者的版权,转载时将标明文章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转载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