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企打造全域数字交通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2-05-05


文章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近年来,深圳国资国企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按下“快进键”,国资监管效能、企业管理水平和民生服务体验大幅提升,全面融入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

城市建设,交通先行。以交通设施数字化、运行调度智能化、交通服务一体化、城市运行协同化为目标,深圳国资国企共同打造全域数字交通,提升交通出行效率,改善公众出行体验。

深铁集团以“打造全球智慧轨道交通标杆”为愿景,深入推进智慧深铁建设,初步实现了“五变”。

一是顶层设计之变。对业务、组织、流程、数据、IT治理等进行全方位调研和梳理,搭建业务体系和ICT技术架构,规划了数字化转型“集团一盘棋”,逐步实现资源整合、数据整合和应用整合。

二是“路”通之变。修通4条网络“高速路”,贯通集团内部网络,并打通与政府相关单位网络的连接,为客流、行车、视频等数据提供安全高效的传输通道。汇聚3万多路视频,实现轨道建设、运营全域可视,与市交通局等单位视频共享,有效提高了视频监测的覆盖率。

三是支撑之变。构建深铁集团1个云平台、1个数据互通共融的集成平台,以及大数据、融合通信、BIM3个通用平台,实现云资源统一管理、数据统一汇集、系统统一访问。

四是赋能之变。打造“建设一张图”,整合项目各阶段BIM技术应用,建立BIM模型2383个,实现工程建设监管全局可视;构建“运维一张表”,通过EAM、施工管理和智慧车站试点等系统建设,努力实现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变;打造“服务一条线”,通过官方APP,上线地铁乘车、地铁生活等100多项便民功能,推出多城市乘车码互通服务,为湾区交通一体化奠定基础;完善“管理一块屏”,实现1597项管理指标直观展示;构建“应急一张网”,集成BIM、精准气象和防疫地图等系统,实现应急管理从“现场指挥”到数据实时可视的“远程协同指挥”的转变。

五是技术之变。在工地智慧管理、一体化数据服务、资源监控和资源分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充分应用AI、大数据、云计算、BIM、CIM等技术,实现从“工地人防”到 “AI智防”、从“单一技术”到基于数字孪生的“BIM+业务”的技术之变。

深铁集团在BIM技术应用领域荣获25项奖项,包括国际奖项1项、国家级奖项7项等。

深圳机场集团以卫星厅建设为契机,实现从T3航站楼到卫星厅一体化智慧升级,打造智慧空港新门户。“可以让机器人带路”“可以用手机在线查行李”……这些“黑科技”让深圳机场更“聪明”。

一是全面应用智慧新技术,实现旅客体验更便捷,出行更智慧。以旅客为中心,搭建旅客运行管理平台,深化应用物联网、AI等新技术,推出10余种便民、高效的交互式服务,旅客可以通过刷脸查询航班,通过机器人引导便捷到达登机口。全面建成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采用RFID等技术,精准识别旅客行李各环节,旅客通过“深圳机场”小程序即可查看行李状态,降低候机焦虑。

二是全面升级核心生产系统,实现机场运行更高效,生产指挥更智能。对核心生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使用“微服务”底层架构,实现航班配载可视化运作,使系统运行更稳定、维护更便捷、响应更及时。搭建空侧运行管理系统,结合地理信息、三维建模等技术,实现场面信息实时感知及综合应用,为场区有序运行和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全场新建自动泊位引导系统,实现飞机泊位从“人工指挥”到“智慧自动化引导”的跨跃。

三是全面夯实基础能力,实现基础设施更安全,运维保障更便捷。成功打造“云、网、安”一体化的IT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新型云平台,实现“云”化部署;全面升级改造现有网络,打造三层架构体系,推动深圳智慧机场建设新技术架构深化落地,使系统运行更稳定;全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环境感知、水位监测和管网井盖等关键设施的状态监测,及时有效发现隐患,全面提升运维应急能力。

卫星厅是深圳市和全国民航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于2021年12月7日顺利投入运营。深圳机场在信息化建设中,大胆探索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以高度专业技术水平成功打造深圳机场的又一“品质工程”,为民航智慧机场建设提供了深圳经验,也为深圳市建设智慧城市打造智慧交通示范点。

深圳巴士集团大力推进“1+6”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获评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拥抱数字化转型,让城市出行更美好。

一是下好“一盘棋”,优化转型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化转型组织,以企业主要领导为组长,引入专家力量,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1+6”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实现内部管理精益化、外部服务多元化和数字业态创新化。

二是固本强基,打造数字化转型基础平台。建立基于混合云架构的公交云平台,搭建了基础数据协同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展示等数据上层应用,实现数据集成管理与共享、大数据综合分析和多维主题可视化展示。

三是全面智能化,实现业务管理现代化再造。推进防疫管控智能化,打造移动电子哨兵、车厢防疫安全距离预警系统、车厢大数据流调等多项科技防疫措施;推进安全管理智能化,运用AI、大数据,构建公交“岗前-岗中-岗后”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转型;推进营运调度智能化,应用客流OD大数据分析及智能排班技术,实现人工经验式调度向AI智能调度转型。

四是培育“业态+”,推动创新业态发展。“公交+”业态,开通“小黄鱼”地铁接驳巴士,服务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出租+”业态,开展同城速运业务,合作车辆闲时利用率提高33%,日均收入提高15%,开通“送你上学”“无障碍出租车”等互联网出行服务,做好出行供给侧改革;“新能源+”业态,建设智慧充电平台,接入5487个充电终端,破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

通过全面实施数字化能力建设,深圳巴士集团业务系统上云率100%,企业连续三年违章数量同比下降52%,事故率下降48%;车辆营运调度优化,试点线路为80%乘客节约20%通勤时间。

 

 

 

 

 

{本网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我们尊重原创作者的版权,转载时将标明文章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转载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