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八大应用场景 推动数实创新融合 经开区发力数字经济融入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27

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作为我市实体经济基础最为扎实、产业发展最为完善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天津经开区积极投身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日前,记者从在京举行的京津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会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经开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接近1000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营业收入接近660亿元,服务领域数字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以产业升级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八大应用场景 “数”尽其用

通过拓展数字经济想象空间和应用场景,经开区不断深化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在对接会上,经开区发布了泰达数字产业园、智慧工厂、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互联网医疗等数字经济八大应用场景,逐渐形成“以场景带动招商、以项目丰富场景”的正向循环。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就分布着数十家互联网医院,只需一部手机,患者在家动动手指,就能享受线上问诊、复诊配药、药品快递到家等全流程医疗服务。这便是经开区互联网医疗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目前,我们已聚集高济医疗、泛生子、苏州医朵云、京东健康等超过50家数字医疗产业头部企业,互联网医疗产业‘泰达模式’初具雏形。”经开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孙洪雨说,“针对5G这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布局了超1500个5G基站,积极拓展5G技术在工业控制、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行业的应用。”

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曹红钢介绍,目前,经开区聚集了以徐工汉云、浪潮集团、数码大方等为代表的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逐渐形成以天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一核”,以“抖音产业园”“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以及规划建设中的“数字服务产业园”“汽车电子产业园”为“多点”的空间布局。到2025年,经开区将力争发布50个数字转型场景典型案例,助力企业建设100家数字化车间,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数达到50万户。

聚集三地资源 抱团“谋”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也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近年来,经开区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截至10月底,今年已累计落地京津冀协同项目331个,协议投资额约1380.46亿元。这其中,通过聚集三地资源,经开区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立区”深度融合,全力助推京津冀数字经济产业融合。

在此次对接会上,经开区发展和改革局与天津数字经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河北省创造创新学会签署合作协议;经开区管委会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多家单位发布了京津冀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倡议。

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炜看来,京津冀可进一步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一方面,三地可系统性谋划全局协同政策体系,打破区域壁垒;另一方面,从标准体系、人才供给、市场资源等方面明确政策支持重点,力争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和重点产业集群。此外,还可尝试开展技术攻关,探索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

今年4月,经开区发布了《数字泰达建设2023年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将经开区建设成为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园区的发展方向。围绕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打造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综合服务平台,经开区加速天河云、腾讯云、金山云等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覆盖区内企业,并推动建设泰达“城市设施智能体”。

“接下来,我们将从算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做大做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字经济主题园区发展等方面推动数字经济产业持续发展,前瞻布局一批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深度融入京津冀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曹红钢表示。

 

 

 

{本网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我们尊重原创作者的版权,转载时将标明文章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转载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